這篇文章深入剖析 2025 年 Web3 技術人才的招聘趨勢,透過 10 家頂尖區塊鏈企業的實際職缺資料,全面整理前後端、智能合約、DevOps 等熱門技術技能需求,並解析多鏈開發、錢包整合、安全審計等領域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強調遠端工作文化下的軟實力需求,為有志投入 Web3 的工程師提供清晰、實用的職涯發展藍圖。
前端開發作為一個不斷演進的領域,每年都有新的技術和框架湧現。作為一名全棧開發者,我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如何系統化地組織前端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有效地傳遞給更多人。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如何基於台灣招聘市場的研究,構建了一套全面的前端技能圖譜,以及我未來的寫作計劃。
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使用 Cloudflare Worker、Hono 框架和 Telegram Bot API 構建一個自動化系統,該系統能夠監控 RSS 訂閱源並將最新更新推送到 Telegram 頻道。這個解決方案完全基於 Serverless 架構,無需管理伺服器,且大部分情況下可以在 Cloudflare 的免費方案內運行,非常適合個人開發者和小型團隊使用。
2022 年 3 月,我曾整理了「一個 Full Stack Developer 的日常」,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論。如今已是 2025 年,前端開發領域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領域,看看三年來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及現在學習前端開發應該採取什麼策略。
AutoCorrect 是一個強大的文案格式化工具,能夠自動糾正中日韓(CJK)與英文混合使用時的常見問題,如標點符號、空格等。本文將介紹如何透過 GitHub Actions 的自動化工作流程,讓您的繁體中文文章在推送到 GitHub 時自動進行格式化,有效提升文章的專業度和可讀性。
REST Countries API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開放源碼 RESTful 服務,提供世界各國豐富的資訊。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個 API 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以及實際應用案例,特別聚焦在台灣及其主要區域的數據查詢範例。
MyGO!!!!! Telegram 機器人是一個結合了現代邊緣計算技術與動漫文化的創新項目。這個基於 Grammy 和 Hono 框架構建的 Telegram 機器人,能讓用戶通過關鍵詞搜索 MyGO!!!!! 的圖片。本文將深入探討該機器人的背景、技術實現和功能特點,展示如何利用 Cloudflare Workers 部署高效能的 Telegram 機器人。
在當代心理學與自我發展領域中,「假裝成功直到真正成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已成為一種廣受討論的策略。這種方法主張透過行為與認知上的模仿,逐步重塑自我認同,最終實現目標。本文將深入探討其心理學基礎、實證研究、實際應用與潛在爭議,並結合神經科學與社會文化視角,全面解析此策略的運作機制。
最近,一些朋友向我詢問如何自學成為前端工程師,這讓我回想起五年前我自己曾經處於迷茫的交叉路口。當時,我正面臨著轉行的艱鉅挑戰,但我絕不願意放棄。我開始執筆技術文章,並積極參加各種技術競賽。我希望這封信能夠超越時間的限制,給予過去的自己對未來的期望:
在博客的反向連結(backlink)檢查過程中,發現許多網站引用我的技術文章。然而,由於年代久遠,這些網站使用的連結往往導向 404 頁面,所以我就在 Astro 的 404 頁面寫一段代碼解決這個問題。
當今的數位世界中,網站用戶要求即時、動態和高度互動的體驗。我們需要確保用戶始終能夠訪問最新的內容,同時保持優秀的性能。在這方面,透過結合 Cloudflare Pages、Worker 和 KV,我們可以實現伺服器端渲染,提供動態且實時的內容,從而提升網站的性能和可用性。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三個工具,解釋它們如何協同運作,以實現即時伺服器端渲染,提供更出色的用戶體驗。
2023 年,我回到香港,從全棧工程師,行過死蔭幽谷,現在成爲系統架構師。能夠在 Web3 的世界自由自在地行走,十分感激當初的百般試煉。現在,就讓我回顧這一年我採用的前端後端雲端 Web3 方案,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我剛從首爾回來,經歷了一場精彩的 Web3 之旅。在那裡,我真正體會到了 Web3 的樂趣和潛力。現在,我想分享一些我在首爾的體會。
作為資深開發者,我經常需要將複雜的技術概念傳遞給團隊成員,以確保項目順利進行。這推動我將複雜知識轉化為易懂形式,促進團隊合作,並加強自身學習。本文將分享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費曼學習法,幫助團隊理解複雜技術,實現項目成功
透過重構博客網站,我得以體會結合 Static Site 和 Vue 的優點。在靜態網站生成和動態組件的結合下,可以實現更出色的網站開發,接下來的內容中將分享開發心得
我在今年 3 月初的時候,透過 Mind Map 整理自己作爲 Full Stack Developer 的日常,並且花了很多時間去改善日常工作流程。最近我有點時間,於是就把那份 Mind Map 寫成文章,希望可以繼續拋磚引玉。謝謝大家支持
來到一個新地方,在上班之前,更加重要的是適應這個城市,融入其中的文化。
帶著問題去學習,會比單純看書的效果好得多。而 Stack Overflow 網站雲集世界上不同程序員遇到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它來高效學習技能,比如說前端工程師的技能:JavaScript。
如果你想要部署自己的前端項目的話,那麼 Netlify 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解決方法,讓你可以持續部署,以及自動開啟 HTTPS。如果你想要部署 Node.js 應用的話,那麼 ZEIT 會是另外一個解決方案。
時光飛逝,我已從大學畢業成為前端工程師。回想這一年,我完成了三件事情:改版博客系統,讓不同用戶可以快速啟動項目,它是我第一個過百 Star 數的項目;翻譯並校對技術文章,學習了不少前端實用的技術;對博客系統框架的 GatsbyJS,ReactJS 技術研究。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透過這個清單,我可以不斷學習前端知識,掌握更新的技能,天天進化。
對於代碼裡面的 if else,我們可以使用邏輯判斷式,或更好的三元判斷式來優化代碼。除了可以降低維護項目的成本之外,還可以提升代碼可讀性。就讓我們從最簡單的 if else 例子開始吧。
世界上不同的程序員,因開源活動而連接一起。這次 Hacktoberfest 活動除了可以拿到活動的限量衣服和貼紙之外,更可以認識到世界上不同的程序員。我看著不斷而來的討論和 PR,我找回了自己在編程上的熱情。如果你有興趣參與開源活動,但不知道如何入手的話,它會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這次 Google 開發者大會請來了 Lighthouse 的工程師 - Eric Bidelman,分享如何簡單地使用 Lighthouse, Puppeteer 來自動化我們日常的流程。它是一個開源的自動化工具,用於改進網絡應用質量。您只需要提供網址,它就測試該頁面,並生成頁面性能報告。你可以看看採取哪些措施來改進您的應用
你好,歡迎來到我的博客。我是 Calpa,一個喜歡寫技術文章的前端程序員。
從最初的失望與後悔,到最後的興奮與感動,2017 年可以算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雖然我依然是一個非科班學生,但是這沒有阻止我轉行成為前端工程師,反而成為向前邁進的動力之一。如果沒有這些經歷,我也不會發現自己對於編程的那份熱愛。在此,就讓我回顧一下這一年在自學編程轉行的經歷吧。在開始這篇文章之前,我先戴上頭盔,以防意外。
React 開發團隊於 2025 年 2 月 14 日正式宣布淘汰 Create React App (CRA),並鼓勵開發者轉向使用現代框架或構建工具如 Vite、Parcel 或 RSBuild。這一決定標誌著前端開發工具生態系統的重大轉變,開啟了以框架為中心的新時代。
2025年3月21日
3096 分享
2023年10月13日
2164 分享
想用 AI 寫程式又怕爛 code?這篇文章分享我如何結合 ChatGPT、TypeScript、JSDoc、Zod 與 Vitest,打造可維護、可驗證的 Vibe Coding 流程,讓靈感不只是 prototype,而是真正能安全上線的產品級程式碼。
2025年5月23日
1880 分享
Google Forms 是現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資料收集工具。本文將教你如何結合 Google Apps Script 和生成式 AI(如 ChatGPT),快速自動化建構表單、串接 Google Sheets,並大幅提升開發效率與資料管理品質。讓即使沒有程式背景的人,也能輕鬆打造專業級的智能表單!
2025年4月15日
1610 分享
2025年3月17日
1513 分享
在 AI 輔助開發時代,清晰的程式文件不只是寫給人看的,更是讓 AI 工具正確理解你程式碼的關鍵。本文深入解析 Python DocString 的撰寫方式與實用範例,包含 PEP 257、Google 風格與 Numpydoc 樣式,幫助你打造對開發者與 AI 都友善的專業程式碼註解。
2025年4月18日
1415 分享
2025年3月25日
1406 分享
在 2025 年 3 月 18 日,styled-components 核心維護者 Evan Jacobs(quantizor)宣布曾經風靡 React 社群的 CSS-in-JS 解決方案正式進入維護模式。這個消息對於前端開發社群產生了相當大的迴響,也標誌著前端樣式處理技術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2025年3月29日
1039 分享
還在手動整理網頁內容給 ChatGPT?Firecrawl 幫你自動爬取網站、轉成乾淨的 Markdown 或 JSON,讓你快速建立知識庫、訓練 LLM,省時又高效。
2025年5月01日
1017 分享
不只是靈感,更是一套流程。這篇文章重構黃霑的加減乘除模型,結合 ChatGPT 實作技巧,打造可封裝、可疊代、可複利的 AI 內容創作系統。
2025年5月27日
216 分享
曾經我一個月只能寫一篇技術文,直到我用工程師思維打造 ChatGPT 協作的自動化寫作系統,現在每天一篇、穩定日更。這篇文章完整公開我的內容生產流程,從靈感整理、架構設計到 ChatGPT 審稿與多平台發佈,幫助你也建立屬於自己的高效創作引擎。
2025年5月25日
955 分享
想用 AI 快速打造手機 App 嗎?Bolt.new 結合 Expo,讓你在瀏覽器中用自然語言 prompt 一鍵生成 React Native 應用,支援即時預覽與跨平台部署。本文完整解析從開發到上架的極速流程,打造 MVP 再也不難。
2025年5月20日
831 分享
我從多個平台遷移到 Cloudflare Pages,解決了部署慢、設定複雜、功能受限等問題。本文完整解析 Cloudflare Pages 的優勢、部署流程與實戰經驗,幫助你選對 2025 年最值得信賴的靜態網站託管平台。
2025年5月19日
503 分享
使用 TypeScript 與 Discord Webhook API,打造自動發送訊息到頻道的完整流程。從設定 Webhook 到訊息格式、編輯與刪除操作,全方位實戰解析,適合開發者應用於文章通知、自動通報等場景。
2025年5月17日
178 分享
想在 React 應用中即時渲染並預覽 Markdown?這篇文章將徹底介紹 react-markdown 的安裝、用法、擴展性與最佳實踐,幫你打造高效的技術文檔體驗。
2025年5月15日
680 分享
用 ChatGPT 搭配 Google Apps Script,自動建立格式完整的 Google Docs 企劃書。本文含實作範例、排版技巧與自動化技巧,幫你快速生成多份專業提案。
773 分享
二十一世紀的鍊金術士,以 AI 為觸媒,將想法具現化,以邏輯築陣、用創作構築可能。
從 2017 年開始寫作,目前已累積 282 篇煉金筆記。
如果你有 AI 專案、網站開發或技術整合需求,歡迎來信交流: partner@calp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