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eb3 技術人才全攻略:熱門技能、薪資行情與頂尖公司職缺解析

作者: Calpa Liu
字數:5682
出版:April 13, 2025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 2025 年 Web3 技術人才的招聘趨勢,透過 10 家頂尖區塊鏈企業的實際職缺資料,全面整理前後端、智能合約、DevOps 等熱門技術技能需求,並解析多鏈開發、錢包整合、安全審計等領域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強調遠端工作文化下的軟實力需求,為有志投入 Web3 的工程師提供清晰、實用的職涯發展藍圖。

隨著 Web3 產業的蓬勃發展,2025 年的區塊鏈就業市場展現出顯著的成長趨勢。根據最新行業數據,Web3 職位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20%,遠距工作已超越北美成為主流工作模式,而亞洲市場也迅速崛起為全球第三大人才需求區域。對於有志投入 Web3 技術的開發者而言,了解頂尖企業的真實招聘需求至關重要。

本文分析了包括 MoonPay、Reown(前 WalletConnect)、Syndr、Magna、QuickNode、Blockdaemon、Eigen Labs 等多家領先區塊鏈公司的職缺內容,深入剖析 2025 年 Web3 工程師的核心技能需求、基礎設施趨勢、領域經驗要求及遠端工作文化特點,為技術人才提供清晰的發展指引。

Web3 工程職位市場概況

薪資與職位分布

Web3 技術崗位的薪資水平普遍高於傳統互聯網行業,形成明顯的人才競爭優勢:

職位類型薪資範圍 (USD)
區塊鏈開發工程師$70k - $275k
前端開發工程師$60k - $240k
後端開發工程師$70k - $260k
智能合約審計員$80k - $257k
Web3 DevOps 工程師$105k - $120k
Web3 Head of Engineering最高達$300k

目前主要招聘公司集中在幾個關鍵領域:

  1. 錢包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如 Reown(前 WalletConnect)、QuickNode
  2. DeFi 和交易平臺:如 Syndr、Eigen Labs
  3. 支付和金融服務:如 MoonPay、Metawealth
  4. 區塊鏈開發服務:如 Blockdaemon、Magna

雖然遠端工作佔主導,但實體辦公室主要集中在北美(紐約、舊金山、邁阿密)、亞洲(新加坡、香港、台北)和歐洲(倫敦、柏林、阿姆斯特丹)等科技樞紐城市。

最受歡迎的技術技能

分析各大 Web3 企業的招聘要求,我們可以識別出 2025 年最受青睞的技術技能組合:

前端技術棧

在 Web3 前端開發領域中,特定技術堆疊已逐漸成為主流標配。其中 TypeScript 被廣泛採用,其強類型系統有助於提升代碼質量與可維護性,是現代 Web3 專案的基礎語言選擇。React 則憑藉其元件化設計與強大生態系,成為建構高互動性 dApp 介面的首選框架。Next.js 進一步加強了前端效能,透過伺服器端渲染(SSR)優化 dApp 的首次載入速度與 SEO 表現,特別受到產品導向的 Web3 團隊青睞。資料層方面,GraphQL 因具備高效查詢鏈上與鏈下資料的能力,在多數前後端資料整合場景中大放異彩。而與區塊鏈互動的核心技術則非 Web3.jsEthers.js 莫屬,這兩者作為與以太坊節點溝通的標準庫,為錢包整合、交易發送與合約調用等功能提供關鍵支援。整體而言,這組技術堆疊已成為許多頂尖 Web3 公司招聘職缺中反覆出現的關鍵條件。

從 Magna 的職位描述中可以看到,TypeScript, Next.js, React, GraphQL 已成為 Web3 前端開發的標準配置,這種組合在多家公司的招聘需求中反覆出現。企業特別注重開發者能夠構建同時連接傳統 Web 服務和區塊鏈服務的無縫用戶體驗。

後端技術棧

在 Web3 後端開發中,技術選型同樣展現出明確的趨勢與標準化。Node.js 憑藉其非同步架構與成熟的生態系,被廣泛用於構建高性能的 Web3 API 和服務端應用,幾乎是每個區塊鏈項目的基礎。為了在處理區塊鏈與傳統資料來源時保持結構一致與類型安全,Prisma 作為 ORM 工具被越來越多團隊採用,特別是在連接 PostgreSQL 這類資料庫時表現出色。PostgreSQL 本身則以其穩定性與強大查詢功能,成為儲存交易歷史、用戶資料與鏈下補充資訊的首選資料庫。為強化快取層與即時性,Redis 經常被用作快取解決方案,用於處理即時查詢與頻繁存取的資料。而在 API 架構設計上,Express 提供靈活的輕量級選項,適合快速部署原型;Nest.js 則因其結構化與支援 TypeScript 的特性,成為越來越多中大型 Web3 專案的偏好框架。整體而言,這些技術組合在提升系統效能、維護性與擴展性方面展現出高度協同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Reown(前 WalletConnect)特別強調其產品需要連接 Web3 前後端技術,來支持 6,000 多個應用程序、600 多個錢包和 1500 多萬用戶,這顯示了現代 Web3 基礎設施的規模和複雜性。

區塊鏈特定技術

在區塊鏈核心開發領域中,掌握特定技術對於 Web3 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Solidity 作為以太坊智能合約的主要語言,仍是 Web3 開發的核心技能之一,幾乎所有以太坊生態系應用都以其為基礎進行開發。Rust 則因其效能與安全性,在如 Solana、Polkadot 等高性能區塊鏈中逐漸崛起,成為非 EVM 鏈開發的重要語言。而在與區塊鏈節點進行資料交換方面,JSON-RPC 是最常見的標準通訊協議,使開發者能夠高效地執行合約調用、查詢鏈上資料等操作。隨著多鏈應用興起,EVM 兼容性 經驗變得日益重要,工程師需確保應用能在多個兼容 EVM 的區塊鏈(如 Arbitrum、Optimism、Polygon 等)上無縫運行。而具備 非 EVM 鏈開發 經驗(如 Solana、Cosmos)則為工程師在市場上增添競爭優勢,反映出 Web3 領域對多鏈開發能力的迫切需求。這些技術不僅是區塊鏈開發的基礎,更是邁向全方位 Web3 工程師的關鍵門檻。

Reown 特別提到其產品 支持 EVM 和非 EVM 區塊鏈 的能力,這反映了市場對跨鏈開發能力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多鏈開發經驗從加分項已進化為許多職位的基本要求。

技能組合案例分析

Magna 的 Web3 Head of Engineering 職位要求候選人同時具備 Web2 和 Web3 技術能力:

  • 核心技術:TypeScript、Next.js、React、GraphQL、PostgreSQL、Prisma
  • 區塊鏈技術:Solidity、Rust、多鏈 dapp 開發經驗
  • 優先考慮具備 知識產權的區塊鏈代幣化 經驗的人才

這反映了現代 Web3 企業對全棧能力的重視,工程師需要同時掌握傳統 Web 開發和區塊鏈特定技術,而非單一專精。

基礎設施與 DevOps 趨勢

隨著 Web3 項目規模和複雜度的增加,對強大基礎設施和 DevOps 實踐的需求也在上升:

雲服務與容器技術

在 Web3 專案日益成長的規模與複雜性下,穩定且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成為關鍵支撐。AWS 仍是最主要的雲服務提供商,其 EC2、ECS、ECR、S3、RDS、Lambda 等服務在 Web3 團隊中高度普及,幾乎涵蓋從運算資源到資料儲存與伺服器無關架構的各種需求。為了實現應用的可攜性與部署效率,Docker 容器技術成為開發與部署流程中的標配,可將 Web3 應用環境封裝並快速複製至任意平台。進一步的應用協調與擴展則依賴 Kubernetes,特別是在多節點、多服務的區塊鏈系統中,K8s 能有效管理資源分配與高可用性。此外,考量到 Web3 系統對去中心化與抗單點故障的高度要求,越來越多團隊開始採用 多雲部署 策略,透過分散架構強化服務韌性與穩定性。這些基礎設施工具已成為 Web3 DevOps 工程師的核心技能組合,支撐起從測試網到主網的大規模區塊鏈應用運行。

監控與可觀察性

在 Web3 應用的監控方面,Datadog 作為全棧可觀察性平台,被廣泛用於監控區塊鏈應用的性能和健康狀態。CloudWatch 作為 AWS 生態系統的監控工具,被用於監控區塊鏈應用的性能指標。Grafana 作為可視化監控儀表板,被用於展示區塊鏈應用的監控數據。Prometheus 作為時間序列數據庫和監控系統,被用於監控區塊鏈應用的性能指標。Syndr 的職位描述強調 對監控和支持我們的生產交易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的專注,這反映了可靠性和系統健康監控在處理數字資產的平台中的關鍵重要性。

CI/CD與基礎設施即代碼

在 Web3 DevOps 工程師的技能組合中,GitHub Actions 作為自動化部署和測試流程的標配,被廣泛用於自動化測試、部署和持續集成流程。Terraform 作為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標配,被用於宣告式基礎設施配置,確保環境的一致性和可重複性。Ansible 作為配置管理和應用部署的工具,被用於管理應用的配置和部署流程。這些工具已成為現代 Web3 DevOps 工程師的標配技能,確保應用的可重複性和可審計性。

Metawealth 特別強調對 基礎設施作為代碼:Terraform,Ansible 的經驗要求,表明 Web3 企業正採用現代 DevOps 最佳實踐來管理其日益複雜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特定基礎設置需求

Web3 應用的特殊性對 DevOps 提出了獨特要求:

  • 節點運營: 維護高可用性的區塊鏈節點
  • RPC 端點管理: 確保穩定和高效的區塊鏈訪問
  • 鏈數據索引: 使用 TheGraph 等技術高效檢索和查詢鏈上數據
  • 多環境支持: 同時管理測試網、主網和本地開發環境

Syndr 尋找能夠 建立自己成為 SRE 主題專家,使跨職能團隊能夠快速編碼、構建和發布 的工程師,這表明 DevOps 已成為 Web3 技術團隊的核心組成部分,而非附屬功能。

Web3 領域經驗要求

除了技術技能外,特定的 Web3 領域經驗也是招聘要求的重點:

錢包整合與用戶身份

對於 Web3 應用,錢包集成已成為基本需求:

  • MetaMask、WalletConnect 等主流錢包 SDK 的整合經驗
  • 處理簽名、交易和消息驗證的安全實踐
  • 實現社交登錄和其他身份驗證方法的能力

Reown(前 WalletConnect)強調其 WalletKit 專註於保護和簡化與數千個應用程序的錢包連接,這直接反映了市場對無縫錢包整合的重視。錢包集成不再只是技術實現,更是關乎用戶體驗和安全的核心能力。

多鏈經驗與跨鏈應用開發

在 Web3 招聘中,區塊鏈領域的實務經驗已成為許多職位的必要條件。EVM 兼容鏈 經驗被視為最關鍵,因為大多數應用仍建構於以太坊、Polygon、BSC 和 Arbitrum 等主流鏈上,開發者需熟悉其智能合約模型與開發框架。Layer 2 解決方案 也愈發受到重視,像 Optimism 和 zkSync 等擴展方案能有效提升交易速度與降低成本,熟悉其運作原理與開發流程將是一大加分。對於 非 EVM 鏈 如 Solana、Cosmos、Polkadot 等,雖然市場占比較小,但具備相關經驗的工程師仍備受青睞,特別是在跨鏈基礎建設與多鏈平台開發中。至於 跨鏈橋接 經驗則有助於理解跨鏈資產與訊息傳遞的技術實作與安全挑戰,對於需要整合多鏈資源的項目來說極具價值。這些領域經驗不僅影響工程師的入職門檻,也直接關係到其在多鏈生態中的適應能力與貢獻深度。

QuickNode 的招聘描述強調其使命是 為區塊鏈生態系統提供全球數據基礎設施,這表明跨鏈兼容性和多鏈支持已成為基礎設施提供商的核心能力。

智能合約安全與審計

智能合約知識,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專業知識,高度受重視:

  • 合約審計經驗和安全最佳實踐
  • 了解常見漏洞和攻擊向量
  • 形式化驗證和全面測試策略
  • 防止重入、溢出和其他安全問題的實戰經驗

Magna 特別指出對 在注重安全和正確性的部門(包括金融科技或政府工作)的經驗 的偏好,顯示安全意識從加分項已變為許多 Web3 職位的基本要求。

領域特定知識

Web3 工程師除了需具備技術實力,特定領域的知識也逐漸成為職缺中的核心要求。例如,在 DeFi 協議設計 領域,Syndr 等公司期望工程師理解流動性池、交換機制與去中心化借貸市場等核心機制,以便參與協議開發與優化。在 NFT 與數字所有權 方面,Reown 專注於錢包與資產管理,工程師需熟悉元數據標準、NFT 市場運作邏輯與智慧合約設計。加密支付 則是 MoonPay 的核心業務,相關職位要求應徵者熟悉法幣入口流程、KYC/AML 合規與支付結算機制。至於 數據索引與分析,已成為多數 Web3 職缺的通用需求,工程師需掌握鏈上數據的擷取、處理與視覺化技術,為產品運營與決策提供支持。這些領域知識不僅能提升應徵競爭力,也有助於工程師在 Web3 產業中建立更清晰的職涯定位。

MoonPay 在 2025 年 Q1 的成就中提到了 MoonPay Balance 和 Recurring Buys 的推出,而 Eigen Labs 則專注於 改革加密經濟安全的 EigenLayer,這些獨特產品方向需要工程師具備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僅有通用 Web3 技能已不足以勝任。

遠端文化與軟實力需求

Web3 行業的遠程工作趨勢要求工程師具備特定的軟實力:

異步溝通能力

在 Web3 的遠端工作文化中,書面溝通能力被視為關鍵技能之一。Reown 明確指出「溝通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顯示在分散式團隊中,能夠清晰簡潔地表達複雜概念至關重要。此外,文檔能力同樣不可或缺,例如 Blockdaemon 就要求應徵者能夠「創建和維護全面的項目文檔」,以確保團隊成員之間的技術知識與規範一致。另一方面,熟悉遠端協作工具也被視為基本要求,Reown 特別強調其團隊「嚴重依賴 Slack、Google Workspace、Notion 和 Telegram 來保持同步」,說明 Web3 團隊日常運作高度依賴這些平台進行資訊協作與知識管理。

自驅力與獨立工作能力

招聘 JD 普遍強調:

  • 在最小監督下解決問題的能力
  • 主動識別和解決技術挑戰
  • 在快節奏環境中設定優先級和管理時間

Blockdaemon 明確要求應聘者 必須具有主動性並能夠獨立工作,這反映了遠程工作環境中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跨文化與跨時區協作

Web3 產業的全球性特徵要求工程師具備:

  • 跨文化敏感度和適應能力
  • 時區管理和異步工作模式適應性
  • 優秀的英語溝通能力(幾乎所有職位都要求)

Reown 描述其團隊 成員在全球範圍內遠程工作,而 MoonPay 則提到其團隊 在里斯本進行季度聚會,展示了 Web3 企業的全球化運作模式。

社區導向思維

與傳統互聯網職位相比,Web3 工程師更需要:

  • 理解開源協作模式和社區治理
  • 能夠與項目社區直接互動
  • 欣賞去中心化系統的價值觀和設計原則

Magna 尋找 不僅是熟練的人才,還對技術充滿熱情 的工程師,這反映了 Web3 領域對技術熱忱和價值認同的重視。

與 Web2 工程職位的差異比較

Web3 工程職位與傳統 Web2 職位有顯著差異:

技術堆棧差異

Web2 與 Web3 工程職位在技術堆疊上存在顯著差異。前端部分,Web2 常用 React、Vue 或 Angular,而 Web3 多以 React 為基礎,搭配如 Web3.js 或 Ethers.js 等區塊鏈專用庫,實現錢包整合與鏈上互動。後端方面,Web2 主要採用集中式伺服器與資料庫架構,而 Web3 則結合中心化後端與去中心化組件,必須同時處理鏈上與鏈下資料。資料儲存方面,Web2 使用 SQL 或 NoSQL 資料庫為主,而 Web3 則需整合鏈上資料、傳統資料庫與去中心化儲存方案如 IPFS,讓多種資料源的協調更加複雜。API 設計也有明顯區別,Web2 偏向 REST 或 GraphQL,Web3 則需同時支援 JSON-RPC 以與區塊鏈節點溝通,並兼容 Web2 的 API 模式,形成更具挑戰性的交互架構。

工作流程與方法差異

Web2 與 Web3 在開發流程與方法論上也有顯著差異。Web2 通常採用較穩定的開發週期與定期發布節奏,而 Web3 則多為快速迭代、社區驅動的開發模式,工程師需具備更高的適應性與靈活性。在測試階段,Web2 主要著重功能與效能測試,而 Web3 除此之外還需進行安全審計與形式化驗證,安全標準更加嚴格,特別是在處理智能合約時更不容忽視。部署模式方面,Web2 採中心化部署,能隨時更新與修補;相對地,Web3 的前端雖可中心化部署,但智能合約一經部署即不可更改,這種「不可變性」使得設計初期需投入更大心力以避免錯誤。最後,用戶反饋機制方面,Web2 依賴產品團隊與用戶之間的直接回饋,而 Web3 除了用戶意見外,還必須納入社區治理機制,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更多,管理更為複雜。

組織結構與文化差異

Web2 與 Web3 在組織文化與工作模式上的差異也十分明顯。Web2 團隊普遍採用階層化管理,職責分工明確;而 Web3 團隊則偏向扁平化結構與去中心化決策模式,團隊規模較小,每位成員需承擔更大責任,權責也更為分散。在開源參與方面,Web2 專案通常僅針對部分元件選擇性開源;而 Web3 領域則高度重視開源文化,公開代碼、接受社群審查與貢獻已成為常態。社區互動層面,Web2 工程師與用戶或社群的連結相對有限;Web3 工程師則經常需要參與治理討論、協助社群解決技術問題,與用戶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此外,Web3 工作流程更依賴成員的自主性與責任感,在缺乏明確指令或管理下,能否自發推動任務、作出技術決策成為關鍵能力。

Eigen Labs 的數十個職位顯示薪資範圍在$180k-$300k,明顯高於傳統 Web2 同級職位,這反映了 Web3 特定技能的市場溢價。同時,許多公司提供代幣激勵機制,增加了收入潛力但也帶來更大波動性。

技術人才發展路徑

在 Web3 領域中,技術人才的成長軌跡可分為三大階段,各階段需培養不同層次的技能與影響力。對於入門者來說,首要任務是建立穩固的基礎,透過學習 TypeScript、React 和 Node.js 打下前後端實力,再進一步接觸 Web3.js 或 ethers.js,實作簡單的 dApp 來熟悉錢包整合與智能合約交互。透過參加黑客松與開源貢獻,不僅能累積實務經驗,也能逐步建立個人作品集與業界人脈。

進入中階工程師階段,重點在於技術深耕與專業聚焦。一方面深入學習 Solidity 或 Rust,培養獨立開發與審核合約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多鏈開發技能,理解 EVM 與非 EVM 鏈的架構差異。此階段同時建議發展 DevOps 能力,如熟練 Docker 與 Terraform,以應對更大規模的系統建置需求。此時,工程師應開始選擇專攻方向(如 DeFi、NFT 或支付系統),並建立具實戰價值的個人品牌。

來到高階工程師階段,則需從技術貢獻者轉型為技術領袖。除了掌握系統架構設計、安全審計與效能優化外,亦應拓展跨領域專長,如 DeFi 協議設計、零知識證明應用等前沿領域。這一階段的工程師通常在開源社群中具備高度可見性,參與技術標準制定、發表深度文章,並擔任團隊指導角色,協助培育後進,進一步擴大自身影響力。透過這樣的技術進階路徑,工程師能在快速演化的 Web3 生態中持續保持競爭力,並塑造長遠職涯價值。

結論

Web3 技術領域正經歷從高風險高回報的初創定位,逐漸邁向更專業化和規範化的階段。通過掌握核心技術技能、培養跨文化協作能力,並建立特定領域專長,工程師可以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建立長期且有影響力的職業生涯。

至 2025 年,Web3 工程師的角色已不再只是編寫代碼,而是連接技術、社區和商業價值的關鍵橋樑。那些能夠同時掌握技術深度和業務視野的人才,將在這個不斷演進的領域中脫穎而出。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歡迎隨時分享你的想法。
關於 Calpa

Calpa 擅長使用 TypeScriptReact.jsVue.js 建立 Responsive Website。

他積極參與開源社區,曾在 2019 年的香港開源大會上擔任講者,提供工作經驗和見解。此外,他也在 GitHub 上公開分享個人博客程式碼,已獲得超過 300 顆星星和 60 個分支的支持。

他熱愛學習新技術,並樂意分享經驗。他相信,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快速演變的技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