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升開發效率!Lorem Picsum 高效占位圖片完整指南

作者: Calpa Liu
字數:1819
出版:2025 年 4 月 26 日
分類: 前端開發 Mock

想要在開發過程中快速取得高品質占位圖片?本文深入介紹 Lorem Picsum 的功能、技術架構與使用方法,並分享多種實用技巧與應用場景,助你在原型設計、前端開發與網站展示中大幅提升效率,打造更專業的視覺體驗。

Lorem Picsum 是一個被稱為「圖片界的 Lorem Ipsum」的服務,提供簡單易用且時尚的占位圖片。該服務由 David Marby 和 Nijiko Yonskai 創建,使用 MIT 許可證開源發布。它以 Go 語言開發,背後使用 Redis、PostgreSQL 和 DigitalOcean Spaces 等技術。

Lorem Picsum 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種尺寸和風格的高品質圖片,這些圖片主要來源於 Unsplash,可以作為網站、應用程序或其他項目的臨時占位圖像。與其他占位圖片服務相比,Lorem Picsum 提供了更多的自定義選項和更簡潔的 API 接口。

Lorem Picsum 的技術架構

Lorem Picsum 採用了現代化的技術架構,確保高性能和穩定性。系統設計為無狀態,運行在 Kubernetes 上,提供了卓越的擴展性和可靠性。通過使用 Fastly 作為 CDN,在多個層級實現緩存,顯著減少圖片處理的 CPU 負載。此外,使用 libvips 進行高效的圖片處理,其速度快且資源效率高。

系統還整合了 DigitalOcean 的負載均衡器來處理傳入的請求,並使用 Redis 緩存源圖片,避免每次請求都從圖片存儲中獲取。源圖片存儲在 DigitalOcean Spaces 作為對象存儲。這種架構設計使 Lorem Picsum 能夠處理每月數億次的請求,同時保持高性能和低預算。

使用 Lorem Picsum 的優勢

Lorem Picsum 提供免註冊、免 API 密鑰的極簡 API,開發者只需記住 URL 模式即可輕鬆使用。開發者只需記住基本的 URL 模式,即可快速獲取占位圖片,降低了使用門檻,適合各種規模的項目。同時,Lorem Picsum 提供豐富的自定義選項,開發者可以精確控制圖片的尺寸、比例、風格(如灰階、模糊)等屬性,甚至選擇特定圖片或基於種子的靜態隨機圖片,使其能夠適應各種設計需求。

通過使用 CDN 和多層緩存系統,Lorem Picsum 確保了高性能和穩定性,即使在高負載情況下。這對於需要快速加載頁面的網站和應用程序尤為重要。此外,Lorem Picsum 可顯著提高開發效率,開發者無需手動下載和上傳圖片,只需引用適當的 URL,對於快速原型設計、概念驗證和前端開發特別有價值。該服務也是開源的,代碼可在 GitHub 上獲取,允許在自己的環境中部署類似服務。

https://assets.calpa.me/picsum-photos.avif
https://assets.calpa.me/picsum-photos.avif

Lorem Picsum 提供的圖片來自 Unsplash,質量高且風格多樣,使得開發階段能呈現專業的視覺效果,有助於評估和展示設計。開發者可以在各種項目中自由使用圖片,無需擔心版權問題,消除了法律風險。MIT 許可證允許在商業項目中自由使用,這一點對開發者非常有利。

Lorem Picsum 的源代碼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開發者可以在此查看、下載或貢獻代碼: GitHub Repository

基本用法和功能介紹

Lorem Picsum 提供了多種基本用法,以下將介紹其中一些常用的功能。

獲取隨機圖片

https://picsum.photos/400/300
https://picsum.photos/400/300

Lorem Picsum 最基本的用法是獲取特定尺寸的隨機圖片。只需在 URL 後面添加所需的寬度和高度,即可獲得相應尺寸的隨機圖片:

https://picsum.photos/400/300

https://picsum.photos/400
https://picsum.photos/400

如果需要正方形圖片,只需指定一個尺寸參數:

https://picsum.photos/400

獲取特定圖片

https://picsum.photos/id/237/400/300
https://picsum.photos/id/237/400/300

若需要獲取特定圖片而非隨機圖片,可以通過添加圖片 ID 來實現:

https://picsum.photos/id/237/400/300

Lorem Picsum 提供了一個圖庫頁面 (https://picsum.photos/images),用戶可以在此瀏覽所有可用圖片並獲取其 ID。

高級功能

除了基本的圖片獲取功能外,Lorem Picsum 還提供了多種高級功能:

基於種子的靜態隨機圖片

https://picsum.photos/seed/picsum/400/300
https://picsum.photos/seed/picsum/400/300

通過添加種子參數,可以確保每次獲取的「隨機」圖片都是相同的:

https://picsum.photos/seed/picsum/400/300

灰階效果

https://picsum.photos/400/300?grayscale
https://picsum.photos/400/300?grayscale

添加 grayscale 參數可獲取灰階版本的圖片:

https://picsum.photos/400/300?grayscale

模糊效果

https://picsum.photos/400/300/?blur=2
https://picsum.photos/400/300/?blur=2

添加 blur 參數可獲取模糊版本的圖片,還可以通過數字 1-10 調整模糊程度:

https://picsum.photos/400/300/?blur=2

組合參數

https://picsum.photos/id/870/400/300?grayscale&blur=2
https://picsum.photos/id/870/400/300?grayscale&blur=2

可以將多個參數組合使用,例如同時使用灰階和模糊效果:

https://picsum.photos/id/870/400/300?grayscale&blur=2

https://picsum.photos/400/300.webp
https://picsum.photos/400/300.webp

  1. 特定格式輸出:可以指定輸出格式為 JPG 或 WebP:

    https://picsum.photos/400/300.webp
  2. 圖片列表獲取:可以獲取圖片列表,並支持分頁和限制返回數量:

    https://picsum.photos/v2/list?page=2&limit=100

實際應用場景

Lorem Picsum 在多種開發和設計場景中都有廣泛應用。首先,在網站和 Web 應用開發中,開發者可以在開發階段使用占位圖片,待最終圖片準備好後再替換。此外,在前端模板和主題的展示中,使用高質量的占位圖片可以顯著提升視覺效果。原型設計是另一個常見的應用場景,通過快速創建包含真實圖片的原型,提高原型的真實感和可用性。

在測試和調試過程中,Lorem Picsum 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開發者能夠快速獲取符合要求的測試圖片以測試不同的圖片尺寸和布局。此外,在教學和演示中,它提供了簡單可靠的圖片源,方便用戶在教程或演示中使用。這些多樣的應用場景使 Lorem Picsum 成為開發和設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使用注意事項

儘管 Lorem Picsum 提供了優秀的服務,但在使用時仍需注意一些事項。在生產環境中,Lorem Picsum 主要用於開發和設計階段,因此應考慮圖片的長期可用性和性能影響。此外,使用外部圖片服務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引用頭暴露用戶信息,這在處理敏感應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若您的網站擁有極高流量,應合理使用 Lorem Picsum 或考慮部署自己的實例,以避免給服務帶來過大負擔。這樣可以確保在高需求下,服務的穩定性和性能不會受到影響。

結論

Lorem Picsum 作為一個簡單而強大的占位圖片服務,為網頁開發者和設計師提供了寶貴的工具。其簡潔的 API、豐富的功能、高性能架構和開源特性,使其成為開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資源。

通過利用 Lorem Picsum,開發者可以專注於核心開發工作,而不必為獲取和處理占位圖片花費額外時間。無論是快速原型設計、前端開發還是模板展示,Lorem Picsum 都能提供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顯著提升開發效率和產品呈現效果。

對於尋求高效開發工作流程的開發者來說,Lorem Picsum 無疑是一個值得收藏和使用的優秀工具。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歡迎隨時分享你的想法。
關於 Calpa

Calpa 擅長使用 TypeScriptReact.jsVue.js 建立 Responsive Website。

他積極參與開源社區,曾在 2019 年的香港開源大會上擔任講者,提供工作經驗和見解。此外,他也在 GitHub 上公開分享個人博客程式碼,已獲得超過 300 顆星星和 60 個分支的支持。

他熱愛學習新技術,並樂意分享經驗。他相信,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快速演變的技術環境。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