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d:重新定義 EVM 兼容的高性能 L1 區塊鏈

Monad:重新定義 EVM 兼容的高性能 L1 區塊鏈
作者: Calpa Liu
字數:2018
出版:March 24, 2025
分類: Web3 Blockchain EVM

Monad 作為一種創新的 Layer 1 區塊鏈解決方案,旨在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同時保持與以太坊虛擬機(EVM)的完全兼容性。本文將深入探討 Monad 的技術原理、其創新架構以及與傳統 L2 解決方案的比較。

Monad 的核心技術與創新架構

Monad 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啟動測試網,其目標是解決區塊鏈擴展性和效率問題,同時維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與許多區塊鏈項目相比,Monad 的特點在於它直接針對區塊鏈交易處理的根本瓶頸進行優化。

並行與異步執行:打破序列處理的限制

Monad Parallelism
Monad Parallelism

Monad 的核心創新在於打破了傳統區塊鏈一次只能處理一個交易的限制。通過實施並行執行,Monad 能夠同時處理多個交易,從而大幅提高網絡的吞吐量。

樂觀並行執行:Monad 採用樂觀並行執行框架,初步假設交易是獨立的。當檢測到衝突時,系統智能地僅重新執行受影響的交易,保持一致性的同時避免了傳統方法的性能損失。

異步執行:Monad 通過分離共識和執行階段進一步增強性能。在 Monad 中,共識(交易順序確定)和執行(交易的實際處理)是分開的流程。這種方法允許執行階段充分利用整個區塊時間,而不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Monad 的異步執行方法是分離這兩個大任務:通過分離它們,Monad 有效地創建了一個管道:因為這個管道,執行沒有匆忙的時間槽。鏈可以持續執行前一個區塊的交易,同時完成下一個區塊的順序。這導致了更好的效率和更高的吞吐量。

MonadBFT:優化的共識機制

MonadBFT
MonadBFT

在 Monad 的核心是 MonadBFT,一種基於 HotStuff 框架的定制拜占庭容錯共識算法。與傳統的 BFT 算法相比,MonadBFT 將通信階段從三個減少到兩個,提高了效率。

共識對於去中心化區塊鏈至關重要,而緩慢的共識可能限制新區塊的創建速率。通過在共識算法中消除一輪通信,減少了創建每個區塊所需的時間,使區塊能夠更緊密地生成。

MonadDB:定制的高效數據庫

EVM 要求數據存儲在稱為 Merkle Patricia Trie(MPTs)的數據結構中。MonadDB 是一個為快速訪問 MPTs 中的狀態數據而設計的自定義數據庫。這種更快的訪問支持協議的並行交易執行,並減少運行 Monad 節點並參與區塊鏈共識和執行所需的 RAM 量。

通過這優化,Monad 可以在 SSD 而不是 RAM 上存儲大部分狀態。這顯著降低了 RAM 要求,減少了運行節點的成本——為可擴展的去中心化創造了明確的路徑。

Monad 與 L2 解決方案的比較

Monad Website
Monad Website

雖然 Monad 在技術上是一個 Layer 1 區塊鏈,但了解其與 L2 擴展解決方案(如 MegaETH、Arbitrum 和 Optimism)的區別對於理解其價值主張至關重要。

獨立性與安全模型

Monad(L1):作為獨立的 Layer 1 區塊鏈,Monad 有自己的安全模型和驗證者網絡。它不依賴以太坊的安全性,而是通過自己的權益證明機制和 MonadBFT 共識確保網絡安全。

L2 解決方案:相比之下,L2 解決方案如 MegaETH 依賴於以太坊 L1 作為安全和數據可用性的後盾。它們通常使用集中式排序器進行交易處理,這可能會損害去中心化。

性能與擴展性

Monad:提供約 10,000 TPS 的高吞吐量,1 秒區塊時間和單槽確定性。這種性能源於其創新的並行和異步執行模型。

MegaETH(L2 範例):宣稱支持 100,000+ TPS 和 1-10 毫秒的區塊時間。然而,L2 解決方案的最終確定性依賴於以太坊 L1,可能需要數分鐘或更長時間。

數據可用性與存儲

Monad:使用 MonadDB 在鏈上存儲所有數據,由驗證者承擔存儲成本。這確保了數據的高可用性,同時優化了存儲和訪問效率。

L2 解決方案:許多 L2 使用鏈下數據存儲(如 MegaETH 使用 EigenDA),以減少以太坊 L1 上的數據存儲成本。雖然這種方法可能更具成本效益,但可能會引入額外的數據可用性挑戰。

去中心化與治理

Monad:致力於高度去中心化,具有驅動式治理和潛在的鏈上投票機制。它要求高性能驗證者(例如,32GB RAM),但保持去中心化。

L2 解決方案:許多 L2 目前由中心化團隊控制,擁有單一排序器決定交易順序。雖然有向去中心化發展的計劃,但這些解決方案通常以性能換取更高程度的中心化。

Monad 的實際應用場景

Monad 的高性能和 EVM 兼容性使其適用於多種需要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應用場景:

  1. DeFi 平台:能夠處理大量交易而不擁堵,適合高頻交易和複雜的 DeFi 協議。

  2. NFT 市場:提供低成本鑄造和交易,改善用戶體驗。

  3. 區塊鏈遊戲:支持需要快速、低成本鏈上互動的遊戲應用。

  4. 企業與金融科技:提供可擴展且經濟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適合企業級應用。

Monad 的測試網於 2025 年 2 月 19 日啟動,已顯示出顯著的活躍度。在最初兩週內,網絡處理了 3240 萬筆交易,部署了 564,000 個智能合約,並吸引了 150 萬個獨特地址。這種活躍度表明了開發者對 Monad 的濃厚興趣。

Monad 的挑戰與前景

儘管 Monad 具有革命性的技術,但它仍面臨顯著的挑戰:

技術複雜性與並發風險

並行執行引入了並發漏洞,可能導致意外的狀態衝突。例如,DEX 可能會遭遇搶跑或流動性狙擊,如果交易順序沒有嚴格執行。解決這些風險需要先進的開發者工具,如支持並發的調試器和靜態分析器,這些工具仍在開發中。

競爭格局

Monad Blockchain Landscape
Monad Blockchain Landscape

Monad 雖然與 Solana 等不同(因為它的 EVM 兼容性),但它面臨來自以太坊 L2 擴容方案(如 Arbitrum、Optimism、zkSync)的直接競爭。這些已經建立的解決方案擁有成熟的用戶群和開發者生態系統。

發展前景

Monad 已經籌集了超過 2.44 億美元的資金,由 Paradigm、DragonFly Capital 和 Coinbase Ventures 等領投。這筆資金使其能夠進行積極招聘、協議優化和生態系統補助計劃,針對高潛力項目。

Monad 的主網預計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推出,並伴隨其原生代幣的發布,該代幣將用於 gas 支付、質押和治理。

結論

Monad 代表了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新範式,通過重新思考區塊鏈架構的基本假設來解決擴展性問題。與追求 L2 擴展解決方案的主流方法不同,Monad 回到了基礎,重新設計了 Layer 1 以實現並行處理、異步執行和優化存儲。

雖然 Monad 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項目面臨競爭和技術挑戰,但其創新方法和強大的技術基礎使其成為區塊鏈擴展性解決方案領域的重要競爭者。隨著測試網的進展和主網的臨近,Monad 有潛力在 Web3 生態系統中建立自己的獨特位置,為下一代高性能去中心化應用提供基礎。

作為開發者和區塊鏈愛好者,了解和考慮 Monad 等創新技術對於預測和參與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無論 Monad 最終是否能夠實現其宏偉願景,它對區塊鏈擴展性的創新思考都為整個行業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靈感。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歡迎隨時分享你的想法。
Web3 Blockchain EVM
關於 Calpa

Calpa 擅長使用 TypeScriptReact.jsVue.js 建立 Responsive Website。

他積極參與開源社區,曾在 2019 年的香港開源大會上擔任講者,提供工作經驗和見解。此外,他也在 GitHub 上公開分享個人博客程式碼,已獲得超過 300 顆星星和 60 個分支的支持。

他熱愛學習新技術,並樂意分享經驗。他相信,唯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快速演變的技術環境。